学校校训
明德博学笃行创新
“明德”取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校训中的“明德”就是要求广大师生修身养性,彰显完美的道德品行,并为此日日省察于己,敦品励行,自新其德;“明德”是为人之根本、为师之根本,符合学校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
“博学”、“笃行”取自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在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今天,使师生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笃行”就是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的内涵是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创新”早见于《魏书》卷六十二:“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主要是指制度方面的改革、变革、革新和改造,并不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辞海》里讲“创”是“始造之也”,是、创始之义;“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才”、“刚”之义。“创新”有三层涵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更新;三是指创造性、新意。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校训中的“创新”,主要体现了学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彰显“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理念。
校训“明德博学,笃行创新”既汲取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教育和文化积淀,又富含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必将在学院发展中激励广大师生在传承古代传统和文明的基础上,博学现代科学文化和技术,“厚积而薄发”,求真务实、革故鼎新,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共有家教互联网、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旅游爱好者协会、民族乐器协会、书法协会、心理协会、文笔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地理爱好者协会、定向越野协会、AC动漫社、法律协会、计算机协会、金融投资爱好者协会、魔术协会、流行元素社、排球协会、烹饪协会、乒乓球协会、桥牌协会、青春旋律社、社会调查团、摄影协会、推普协会、网络协会、围棋协会、象棋协会、营销服务社、月谈学社、英语达人馆、羽毛球协会、武术协会、街舞协会、大学生雷锋精神研究、公关学社、吉他协会、足球协会、艺术联盟、公务员培训社、三优教师发展创新学会、茶语社、栀子花女生协会、廉洁文化协会、艺千广告协会、健身气功协会、数学爱好者协会、青春旋律社、民族风韵文化协会、大学生反邪教协会等49个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
学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学术、体育、艺术等文化活动项目及品牌,包括:大学生科技活动周、大学生科研立项、“沱江学子讲坛”、“读书月”活动、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社团文化节、“5.25”心理健康活动、“义务支教接力行动”活动等。
学校前身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由教育部核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
1958年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与内江工专、简阳农专合并建立内江专科学校。
内江师范学院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内江专科学校停办,部分师资和设施并入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地区教师进修校和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举办高师班,面向社会招收学生。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内江师专。1979年,内江师专与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即内江教育学院)从一家分为两家独立建校办学。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江教育学院
内江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内江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和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育部批准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内江教育学院。
内江艺体师范学校
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05年的川南简易师范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更名为内江师范学校,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内江艺体师范学校,1998年内江艺体师范非实质性并入内江教育学院。
合并建校
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原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内江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内江师范学院。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1年,学校开始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科建设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建有省级优势学科2个。
教学建设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建成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项,省级实践教学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1个;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两项。
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基于职业胜任取向的整合式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
四川省特色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水产养殖学、美术学、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等
四川省精品课资源共享课:中国现代文学史
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营销、伦理学、中国地理、发展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中西文学比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热学、古代汉语、结构化学、大学化学、数值分析(NumericalAnalysis)、电磁学、咨询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解析几何、油画
师资队伍
学校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强校之本来抓。坚持学科带头人制度,积极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333人,其中专任教师874人,正、副高职323人,硕、博士456人。学校还聘请了中科院、清华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担任兼职教授。学校师资数量充足,结构日趋合理,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院系设置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园林式单位”、“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7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科研机构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建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数值仿真实验室”、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果类废弃物资源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和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强场物理研究室等23个研究所(室)。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数值仿真与数学实验教学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70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教师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308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3篇。近年来,学校荣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53项,其中省部级奖33项,市厅级奖90项。
学校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先后与20多个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及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学术交流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瑞典等10余所国外大学、教育机构建立校级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近21个。先后成功举办“纪念赵贞吉诞辰5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内江·海峡两岸张大千艺术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
党委书记:马元方
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峰
党委副书记:高宁、费文晓
副院长:曾良、黄辉、赵明、张蕴书、刘博